队长派人送来了彩礼——几大袋白面、几斤肥猪肉(当时以肥肉为佳)、几包“槽子糕”、几小袋儿糖块儿、几十尺条绒布、几牛车柴禾,还许下再给盖几间砖“花脸儿”房子(当时较好的房子——两山墙及门窗边儿用砖砌,其余用土坯垒)。
秀珍还被准许不用下地干活,只当记工员,就能挣满日工分。
弟弟快活地吃着“槽子糕”、糖块人和又暄腾又香甜的大馒头就着肥猪肉片儿。
娘的“唉”声也少了。
秀珍刚吃馒头时好像感觉酸酸的,想掉泪,渐渐地多少天后就好像尝不出味道了,渐渐地多少天后也觉得有点甜了。
秋收后,队长又派人送来几大袋棒子粒儿(都省得一家人晚上在煤油灯下围着簸箩搓棒子槌儿了)。
很快,“跑壳郎”又来送“结婚日子”了。
秀珍娘准许了“结婚日子”。
秀珍终于穿上了梦寐以求的红地儿小黑花条绒袄,黑色条绒裤,头发抹上了发蜡。
人配衣裳马配鞍,梳梳辫子俊一半子,秀珍立时鲜亮了许多,脸上似乎也显出了几分喜色。
娘的脸上也似乎泛满了笑意。
秀珍上了婚车——鼻子上戴了朵纸扎的大红花的大黑牛拉着的搭着弓形蓬子、披着大红花被子的木板车。
小孩子们围着牛车转,牛车围着村子转。
转了一圈,进了队长给他四弟盖的四间砖外皮房(外墙面都是砖,内里是土坯,比砖花脸儿房高一级)的院子里。
四蔫儿穿着新衣裳,傻呵呵地笑着。
秀珍不愿多瞅他,只瞅挂在房前脸儿绳子上的一长溜红红绿绿的绸子被面(当时结婚送礼时兴送被面、褥子面,并且在结婚当天将其挂在新人院子里)。
到了晚上,四蔫儿傻呵呵地笑着站在炕沿儿旁,瞅着秀珍。
秀珍歪脸去瞅最时兴的新三节柜和对着屋门的三屉桌上边挂着的“对子镜”(两侧配有对联或图画的镜子)。
对子镜里新的自己不知是喜还是悲。
这时,队长进屋来了,龇着满嘴污牙,恶气又扑到了秀珍脸上,秀珍有一点犯呕,但没偏躲过脸去。
队长盯了一眼秀珍,秀珍低下眉来。
队长对四蔫儿说:“你去饲养处背一袋子麦秸来,明儿个早上做饭当引火用。”
四蔫儿爽快地答应着出了门……听说文堂病了,不知什么病,就是不吃饭,不起炕,不下地,光蒙着脑袋睡觉。
村里人传开了。
秀珍当然知道是什么病。
快到年底了,秀珍听娘说,文堂的病好像好了,起炕了,想当兵入伍,体检去了。
一天晚上,秀珍又听娘说,明儿个早起文堂就走,去县里集合,坐火车上部队。
秀珍一夜没合眼。
天还没亮,秀珍就来到村东头,躲在她和文堂一起啃“上梁馒头”的颓壁后。
一个熟悉的身影终于出现在村东头伸向远方的路口。
秀珍没有喊他,默默地望着那个身影——那个迈着军人般步伐的身影,那向前的步伐很坚定,很有力!
秀珍的视线模糊了……
突然,一阵喊声传来:“堂儿哥——堂儿哥——等等我,给你捎上俩馒头——”
秀珍擦了擦泪,发现另一个身影追向文堂,追得很认真,很努力。
秀珍看清了——那是二荣。
这时,东天映出了一抹紫霞……
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,请勿转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