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筝儿睡下了?”
王夫人回头,眼中满是委屈,“老爷还记得有筝儿这么一个女儿么?”
苏老爷沉着脸儿,长长的叹了一口气,“你这是什么话?”
王夫人只觉苏青筝撕心裂肺的哭声仍在耳边萦绕,眼圈一红,泪水流了出来。
苏老爷又是长长一叹,语重心长的道:“筝儿的心思我不是不知,可这事由不得她,也由不得我们做主,是行文那孩子不愿。你这个做母亲合该多开解她才是,怎么倒……”
“不若……年后送她去定远府的外祖母家中小住一些时日,你看如何?”苏老爷见王夫人仍是低头不语,不停的抹泪,想了想便出了这么一个主意。
王夫人猛的一抬头,“老爷就这么想把我们母女送得远远的吗?”
苏老爷听了她这糊涂话,眉头一皱,忍着气儿,问她:“那依你,这该怎么办?嗯?”
王夫人知道苏老爷心中不悦,可是二丫头让她母女这般难受,她心气儿难平,想了想便说道:“依我说,老爷该早早的把二丫头的好日子早些定了,而不是随着她这般的胡闹。”
苏老爷闭了闭眼睛,心知她仍是对二丫头心怀怨恨,半晌睁开眼道:“二丫头的亲事做准了,筝儿就能高兴?行文那孩子就能同意?”
“只要那岳行文娶的不是二丫头,筝儿的心就会平些。”苏老爷的不悦让王夫人气上心头,脱口而出。
说到底还是见不得二丫头好。苏老爷“腾”的站起身子,话也不说一句,便出了房门。
王夫人盯着晃动的门帘,眼圈又红。将牙咬得紧紧的,眼中射出狠戾的光。
苏老爷出了静心院,背的双手,一人慢慢的在府里头走着,夜色冷寒,满府的红红灯笼却让他感不到半分的节日喜庆。
走着走着,不知不觉的便又走到青篱的院子门前,隔着门缝儿看了看,院中灯火通明,似是还未就寝。
想了想,伸手叩响院门。不多时里面传来脚步声,柳儿原本是疑心岳先生来了,匆忙出来相迎,开了院门,却见是苏老爷,不及多想,连忙问安。
“你们小姐可睡下了?”
“还没,”柳儿低头回道,又将苏老爷往里面迎,“老爷请进,奴婢这就去告知小姐。”
苏老爷进了院中,柳儿匆匆进了上房,几人一听苏老爷又来了,慌忙出来相迎。
又慌着沏茶倒水,掌起大灯。
青篱看他面色沉重,想必是为了白天之事,挥退那几人,请苏老爷上坐。
她沉静乖巧,指挥有度,苏老爷原本因王夫人的话对她产生的些微恼怒之心也消了一些。
喝了几口茶,见桌上的针线筐中有几个奇形怪状的物件儿,指着问道:“这是什么?”
昨日未做完的棉手套,今日没事,便又拿了出来,红姨又从库房之中找了些原来在长丰硝制好的兔子皮毛,缝制在上面,这会儿才刚刚做完。
青篱将棉套戴在手上做示范,“这是我想出来的小玩艺,便叫丫头们给二堂弟与三妹妹各做一副……”
那石榴红色放在三副手套之中份外的醒目,她顺着苏老爷看过去的目光,想了想又添了一句:“……还有岳家的小姐。”
她细而低的声音听在苏老爷耳中,却是别样的感受,想起苏二老爷的话,心头一酸,这个孩子虽然从不哭不闹的,可是她心中未尝没有委屈,许是知道无人可求,无人可依,便默默的这般为自己铺路……
伸手将那棉手套拿了,左右看看,良久,放下一叹,“篱儿可是下定了决心,绝不更改?”
他的面容微沉,原本不显眼的沟壑纹路,因着这神情而突显出来,脸上不是怒不是喜不是悲,只似是深深的无奈。
这神情似极前世她的父亲在家徒四壁时,她提出要重回学堂的情形,当时,他也是这么沉默着,脸上是无比的沉重,却是一句反驳的话都未说,坐了良久,一言不发的钻进漆黑的夜幕中去挨家挨户借钱……
青篱忽的低了头,将发热想流泪的眼睛隐在暗影之中。
良久,她抬了头,默默上前,换掉他面前已半冷的茶水,送到他面前儿,低声道:“我知道大姐姐定然极恨我,这事也让老爷左右为难,可是……可是,这事儿我不能也不会退让。”
苏老爷默默的喝茶,青篱的一句“让老爷左右为难”,让他心中舒缓不少,这孩子能想到这层,虽然称呼未改,但语气已缓了许多,足慰其心了。
本有一些责备的话,却突然说不出口,放了茶杯站起身子,想了想,又嘱咐道:“这几日若是你大姐姐过来找你闹,你且让着着些。”
青篱点头,“老爷放心,我晓得了。”
她应承得干脆,又让苏老爷添了三分的满意。
出了青篱的院子,仰头叹息,苦笑一声,这是个什么孩子,有时胆大包天,有时聪明乖巧,有时针锋相对,有时又如今日这般,大度避让。
送走苏老爷,关了院门,几人回到屋中,见小姐犹自凝眉沉思,却不知老爷又说了什么话,让她这般模样。
轻手轻脚的将桌上的东西收了,便侯在一旁不语。
良久,青篱回过神来,朝着红姨道:“给岳府收拾好的棉花先莫送了,明儿什么事儿也别做,给老爷老太太各整一床厚厚的棉被来。”